一種汽車內飾件成型模具的精導向模配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為:
a) 首先將模架導柱、導套的導向間隙加工到模具設計要求的精導向配合精度;
b) 在模具的的上模和下模分別安裝側面可相互配合導向的上、下精定位耐磨塊,所述上、下精定位耐磨塊的尺寸為理論設計尺寸;
c) 將模具的下模精定位耐磨塊更換成材料易于切削的鋁材模擬定位塊,且鋁材模擬定位塊的尺寸大于理論設計尺寸;
d) 利用模架導柱、導套的導向,由壓機對模具進行合模,使得上模的上精定位耐磨塊快速下行沖切下模上的鋁材模擬定位塊,沖切后的鋁材模擬定位塊尺寸與上精定位耐磨塊配合精度與當前導柱、導套的精導向配合精度相應;
e) 測量沖切后的鋁材模擬定位塊尺寸,利用測得的尺寸來精加工下精定位耐磨塊,得到下精定位耐磨塊實際需要的尺寸;
f) 利用理論設計尺寸的上精定位耐磨塊和精加工后的下精定位耐磨塊配合實現模具的精導向配合精度;
g) 最后再將模架導柱、導套的導向間隙加工到實際使用時的粗導向配合精度。一種汽車內飾件成型模具的精導向模配工藝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模配工藝,特別涉及一種汽車內飾件成型模具的精導向模配工藝。
背景技術
[0002] 發泡模具一般采用在模架上設置導柱、導套結構來實現導向,導柱、導套結構的配合精度一般控制在單邊間隙0.07-0.08mm 左右,導向精度相對較低,屬于粗導向,對發泡的產品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若配合精度較高,易造成導柱、導套卡死。